19日下午,江西·遂川第三届狗牯脑茶文化节茶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高峰论坛在遂川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围绕“茶业助力脱贫、绿色融合发展”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研讨,为加速遂川县狗牯脑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茶产业脱贫致富出谋划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论坛会上的一大亮点就是遂川县县长肖凌秋化身“形象大使”向众人推荐狗牯脑茶。
三组数据佐证“狗牯脑茶”的悠久历史
“我这里有三组数据,可以直观地反映‘狗牯脑茶’的悠久历史。一是5000年的茶历史。相传,神农氏炎帝为救济天下苍生,寻找治疗百姓‘瘴气’的灵药,在遂川南风面晒药时,‘遍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将其称为‘神茶’。自此,茶成为一味解毒的药方,历经千年发展,茶已成为‘国饮’。”肖凌秋在会上说道,“二是1000年的名茶史。唐代陆羽《茶经》记载,古代中国分为八大茶区,遂川是当时江南茶区的主要产地;北宋文豪苏轼在夜宿遂川资福禅寺时,赋诗赞颂‘狗牯脑’茶;元明清时期,‘狗牯脑’茶更是作为江西绿茶的代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遍布欧洲。三是100年的金奖史。1915年,“狗牯脑”茶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00年后的2015年,又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再次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是名副其实的百年金奖茶。”
硬实力+软实力为狗牯脑发展助力
遂川作为江西“四红一绿”产茶县,“狗牯脑”茶成为了遂川特色产业的“金字招牌”。肖凌秋表示,目前,遂川茶园面积24万亩,年产量7000吨。今后每年将新建基地3万亩,到2020年,全县茶叶基地将达到30万亩。县财政每年安排3000多万元资金,用于茶叶基地建设、标准体系建设、市场营销、品牌宣传、设备升级、投资创新等项目奖补,建成了一批优质、高效、生态的标准化茶园和集茶园观光、加工体验为一体的示范茶园。
在会上,记者了解到,遂川将以茶招商、以商招商,瞄准国际国内著名企业招大引强,利用其先进理念、生产技术和销售渠道“借船出海”。先后引进了一批投资上亿元的茶叶龙头企业和战略合作者,共享“狗牯脑”茶品牌千帆竞发,实现全年不间断地采茶、制茶、售茶,春茶、夏茶、秋茶,绿茶、红茶同步开发。
硬实力固然重要,“软实力”也不可或缺。遂川已连续举办“狗牯脑”茶大型文化节,聘请著名表演艺术家唐国强老师担任形象大使。今天,遂川县又荣获了“中国生态茶乡”“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狗牯脑茶被授予“中华文化名茶”。如今的狗牯脑茶,已集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西省“四绿一红”重点扶持品牌等荣誉于一身,品牌价值已达18亿元。
肖凌秋还表示,我们鼓励企业走出去,开设品牌连锁店、专卖店,开拓县外市场。近年来,遂川县在国外、省内外建立品牌连锁店100余家,总量近1000家,形成了遍布东南亚、俄罗斯、格鲁吉亚及覆盖全国各地的市场营销网络。同时,还将发展茶业电子商务,建设“狗牯脑”茶电商城,现在规模以上电子商务企业已有10多家,个体网店100多家。此外,遂川还将通过规范县内茶叶市场,鼓励引导茶企经销商入驻茶博园,形成集聚效应。
“茶叶+”正在实现新突
质量安全是茶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茶叶发展的生命线。为此,遂川县对茶叶质量实行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监管,确保“狗牯脑”茶成为广大消费者信得过的“安全茶”和“放心茶”。据悉,在此基础上,遂川县还在“茶业+脱贫、+旅游、+文化”等方面正在实现新突破。
推进“茶叶+脱贫”,茶叶已成为脱贫致富的“金叶子”。肖凌秋介绍说,一亩“狗牯脑”茶,年均有5000元以上的纯收入,足以让一个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因此,我们把茶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第一产业”,鼓励贫困户有本事的牵头建、有能力的自己建、能力弱的抱团建,奖补、贴息、技术培训和指导全方位帮扶,目标就是要让每个贫困户都有一亩茶,真正让茶叶成为产业扶贫的主力军。
推进“茶叶+旅游”,遂川将重点打造桃源·汤湖国家级旅游养生度假区建设,草林茶旅特色小镇,形成集茶海、梯田、温泉于一体的“可看、可玩、可泡”旅游集聚区。加快生态观光茶园建设,将茶园美景、茶叶清香与遂川县的红、古、绿旅游资源开发结合起来,开辟集茶园观光、采摘体验、茶艺表演、名茶选购、茶叶品尝等生态茶乡旅游路线,培育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让茶叶成为一张茶香四溢的旅游新名片。
推进“茶叶+文化”,茶叶已成为引领时尚的“新潮流”。将茶文化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努力营造“知茶、饮茶、爱茶”的浓厚的氛围。让更多人爱上“狗牯脑”茶。